type
status
date
summary
slug
tags
category
password
URL
icon
智能体特征
智能体 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并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的系统。它是从传统大语言模型(LLM)演化而来,具备规划、工具使用和环境交互等能力。它遵循一个简单的五步循环来完成任务:
- 获取任务目标:你给它一个目标,比如“帮我安排日程”
- 扫描环境信息:它会收集所有必要的信息——阅读邮件、检查日历、访问联系人——以了解当前状况。
- 制定计划:它会思考并制定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案。
- 执行行动:它会发送邀请、安排会议、更新你的日历来落实计划。
- 学习与优化:它会观察结果并不断调整。例如,如果会议被重新安排,系统会从中学习以提升未来表现。

智能体发展历程
核心推理引擎
LLM 本身并不是智能体,但可以作为基础智能体系统的推理核心。在“Level 0”配置下,LLM 不具备工具、记忆或环境交互能力,仅依靠预训练知识进行响应。它擅长解释已知概念,但完全无法感知最新事件。例如,如果 2025 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不在其训练数据中,它就无法回答。
连接型问题解决者
此阶段,LLM 通过连接外部工具成为真正的智能体。它的问题解决能力不再局限于预训练知识,而是能执行一系列操作,从互联网(搜索)或数据库(RAG)等渠道收集和处理信息。
例如,查找新电视剧时,智能体会识别需要最新信息,使用搜索工具获取并整合结果。它还能调用专业工具提升准确率,比如通过金融 API 获取 AAPL 的实时股价。跨步骤与外部世界交互,是 Level 1 智能体的核心能力。
战略型问题解决者
此阶段,智能体能力大幅提升,具备战略规划、主动协助和自我优化,提示工程与上下文工程成为核心技能。
首先,智能体不再只用单一工具,而是通过战略性问题解决应对复杂多步骤任务。执行过程中,它主动进行上下文工程:即为每一步战略性筛选、打包和管理最相关的信息。例如,查找两地之间的咖啡馆,智能体先用地图工具获取信息,再将输出内容(如街道名列表)精简后传递给本地搜索工具,避免信息过载,确保高效准确。要让 AI 达到最高准确率,必须提供简短、聚焦且高效的上下文。上下文工程正是通过战略性筛选和管理关键信息,实现模型注意力的有效分配。
这一阶段还带来主动、持续的操作。例如,旅行助手连接邮箱后,会从冗长的航班确认邮件中提取关键信息(航班号、日期、地点),再打包给日历和天气 API。
在软件工程等专业领域,智能体通过上下文工程管理整个工作流。收到 bug 报告后,它会读取报告和代码库,并将大量信息精炼为高效上下文,从而高效编写、测试和提交正确的代码补丁。
协作型多智能体系统崛起
Level 3 标志着 AI 开发范式的重大转变,不再追求单一超级智能体,而是发展复杂的协作型多智能体系统。该模式认为,复杂挑战往往不是由单一通才解决,而是由多个专业团队协作完成。这与人类组织结构高度相似,不同部门分工协作,共同实现多元目标。系统的集体优势正是通过分工与协同实现的。
以新产品发布为例,不是一个智能体包揽所有环节,而是由“项目经理”智能体统筹,分派任务给“市场调研”、“产品设计”、“营销推广”等专业智能体。成功的关键在于各智能体之间的高效沟通与信息共享,确保所有努力协同达成共同目标。

智能体架构分层概览
Agent 的系统架构可以被抽象为四层:
- Prompt 层 —— 结构化输入输出与模板化生成。
- Context 层 —— 动态上下文窗口与 RAG 检索增强。
- Tool 层 —— MCP 协议下的语义化工具体系。
- Agent 层 —— 规划、记忆与多智能体协作。
结构化提示词工程(Prompt Engineering)
结构化提示词工程的目标,是让模型输出可靠、可解析、可验证的结构化结果。
提示词工程已从“艺术”转变为“工程化流程”,其关键是定义模板、输入输出规范与路由逻辑。
结构化输入输出
通过采用 JSON/YAML 等结构化格式,并结合 schema 验证输出质量,可以提升模型的可控性。例如 Spring AI 与 LangChain 中的 Structured Output Converter:
{
"role": "planner",
"task": "analyze_user_requirement",
"constraints": ["output as JSON", "max 3 bullet points"]
}动态模板化与示例驱动(Few-Shot)
动态注入上下文(如用户输入、系统状态),结合示例强化输出一致性,是提升模型表现的常用方法。如下模板所示:
在 LangChain 中,可通过
PromptTemplate 与 OutputParser 实现上述流程。提示词路由与链式设计(Prompt Chaining)
对于复杂任务,通常需要多阶段拆解,提示词在不同阶段路由至不同子 Agent 或工具。下图展示了典型的链式结构:

这种链式结构在 LangGraph 中被正式模型化为“有向状态图(Directed Graph of Agents)”。它不仅描述执行流程,还能在任意节点插入工具调用或人类审查(HITL)。
上下文工程与 RAG 管道
上下文工程(Context Engineering)是让模型在有限窗口中选择最有价值信息的艺术与科学。它决定了模型的推理能力、可靠性与成本。
上下文窗口的构成
一个完整的 Prompt 通常包含以下三类上下文:
- 系统上下文(System Context):角色、任务、约束;
- 动态上下文(Dynamic Context):用户输入、时间、历史记忆;
- 外部知识(External Context):RAG 检索、数据库查询、工具响应。
下图展示了上下文窗口的组成:

在实际工程中,LangChain 的 Context Compression、Claude 的 Context Packing、Copilot 的滑动窗口等,都是对这一思想的不同实现。
检索增强生成(RAG)策略
RAG(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,检索增强生成)是智能体 可靠性工程的核心。它将知识检索嵌入模型推理链路。常见的策略层级如下表所示:
层级 | 技术 | 示例 |
L1 | Keyword / BM25 检索 | Elasticsearch, ripgrep |
L2 | 向量语义检索 | text-embedding-3-large |
L3 | 混合检索(Hybrid) | BM25 + Embedding |
L4 | GraphRAG / CodeRAG | Graph-based 调用关系 |
L5 | Agentic RAG | 由 Agent 决定检索策略 |
LangGraph 的 Agentic RAG 模型与 Claude Code 的“contextual deep scan”实质上都属于 L5 层级:由 Agent 自主规划检索与重排序。
语义化工具系统与 MCP 协议
语义化工具系统是 Agent 的“手”。现代 Agent 已不再硬编码工具接口,而是通过 Model Context Protocol(MCP) 进行动态注册与调用。MCP 让模型以标准化格式理解工具的语义描述。
下图展示了 MCP 工具网络的结构:

这一模式在 Claude Code Plugin、GitHub Copilot MCP、LangChain ToolNode 等系统中均有体现。它们通过统一接口(如
schema + description + parameters)实现跨 Agent、跨平台的函数调用。Agent 规划与多 Agent 协作体系
单体 Agent 智能有限,而 多 Agent System(MAS, Multi-Agent System) 提供了“智能的横向扩展”。它让不同角色的 Agent 形成协作组织,从而解决复杂问题。
下表总结了常见的多 Agent 协作拓扑:
模式 | 特点 | 适用场景 |
主管–专家(Hierarchical) | 管理与分工清晰 | 软件开发、研究报告 |
并行(Swarm) | 多 Agent 并行探索 | 多路径搜索、评估 |
流水线(Pipeline) | 顺序化任务执行 | 数据清洗、报告生成 |
网络型(Graph-based) | 动态通信 | 自动规划、知识图 |
下图展示了多 Agent 协作体系的典型结构:

Claude Code、Cursor、AutoGen、LangGraph 都采用此模式的不同变体。它们的差异主要在于通信方式:Claude 使用“多 Agent 对话”,LangGraph 使用状态机,Cursor 则将 Agent 以工作流节点形式串联。
金融智能体解析-TradingAgents
TradingAgents 是一个模拟真实交易公司运作模式的多智能体交易框架。通过部署由大语言模型驱动的专业智能体——从基本面分析师、情绪分析师、技术分析师,到交易员和风险管理团队,平台能够协同评估市场状况并制定交易决策。这些智能体还会进行动态讨论以确定最优策略。

分析师团队
- 基本面分析师:评估公司财务和业绩指标,识别内在价值和潜在风险信号
- 情绪分析师:运用情绪评分算法分析社交媒体和公众情绪,研判短期市场情绪
- 新闻分析师:监测全球新闻和宏观经济指标,解读事件对市场状况的影响
- 技术分析师:运用MACD、RSI等技术指标识别交易模式并预测价格走势

研究团队
- 由多头和空头研究员组成,他们会对分析师团队提供的见解进行批判性评估。通过结构化辩论,权衡潜在收益与固有风险。

交易员代理
- 整合分析师和研究员的报告,做出明智的交易决策。基于全面的市场洞察,决定交易时机和规模。

风险管理与投资组合经理
- 通过评估市场波动性、流动性及其他风险因素,持续监控投资组合风险。风险管理团队评估并调整交易策略,向投资组合经理提交评估报告以供最终决策。
- 投资组合经理审批交易提案。若获批准,订单将发送至模拟交易所执行。

- 作者:luxinfeng
- 链接:https://www.luxinfeng.top/article/2025Agent%E6%A6%82%E8%BF%B0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